
课程名称: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英文名称: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
课程编号:1105251112-1 实验课性质:独立设课
课程负责人:胡清萍 开出实验项目数:30
大纲主撰人:胡清萍 大纲审核人:宋其圣
一、学时、学分
实验课总学时: 192
实验课总学分: 6
二、适应专业及年级
化学、化工一年级上、下学期,医学、生物一年级上学期。
三、 实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分为一、二部分,前者注重基本操作训练,后者注重综合实验技能训练和应用,包含综合实验和开放实验,两者既独立成课,又相互关联,协调统一。整个课程是根据综合大学无机化学实验和定量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的内容和要求,彻底打破原无机化学实验和化学分析实验 各自为政、独立进行的状况,将这两门实验课的内容统一调整、融合、增删、更新,并有机地融合而成。本实验课已从以知识传授为中心,转向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中心。即在加强基本操作、基本技能训练的基础上,注重多模式、多层次的综合。由以验证性为主的单一实验模式改进为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开放实验相结合的多层次模式。通过设计实验和开放实验,既注重了对学生查阅资料、分析、解决问题等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又注重了因材施教,发展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把实验课作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场所。不仅要使学生“会做”而且更要使学生“会想”,培养良好的科研素养和习惯。为后续的综合化学实验和开放创新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主要仪器设备
1. 梅特勒托利多电子天平
2. PHS-3C型精密PH计
3. 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
4. 电热鼓风干燥箱
5. SX2系列箱式电阻炉
6. 可见分光光度计SP-1105
7. 澳柯玛全自动制冰机
8. 电导率仪
9. LG 微波炉
10. 电热恒温水浴锅 DK-S26
11. 电子天平 SC6010
12. 综合参数显示屏
五、实验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
序号 |
实验项目 |
学时分配 |
实验属性 |
实验类型 |
实验要求 |
1 |
常用仪器的洗涤、干燥及一般溶液的配置(称量练习) |
6 |
基础 |
基本操作 |
必做 |
2 |
称量练习(一)气体密度法测定二氧化碳的分子量 (二)差减法称量练习 |
6 |
基础 |
基本操作 |
必做 |
3 |
氯化钠的提纯 |
6 |
基础 |
基本操作 |
必做 |
4 |
硝酸钾的制备和提纯 |
6 |
基础 |
基本操作 |
必做 |
5 |
滴定操作(一)酸碱滴定操作练习 |
6 |
基础 |
基本操作 |
必做 |
6 |
设计实验——由废铝合成明矾 |
6 |
设计 |
基本操作 |
必做 |
7 |
酸碱滴定练习(一)有机酸(草酸)摩尔质量的测定 |
6 |
基础 |
基本操作 |
必做 |
8 |
醋酸电离常数的测定-电导率法 |
6 |
基础 |
基本操作 |
必做 |
9 |
醋酸电离常数的测定-滴定曲线法 |
6 |
基础 |
基本操作 |
必做(生物医学类) |
10 |
醋酸电离常数的测定—pH法 |
6 |
基础 |
基本操作 |
必做 |
11 |
溶度积常数的测定(一)碘酸铜溶度积常数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
6 |
基础 |
基本操作 |
必做 |
12 |
配合物稳定常数的测定(一)磺基水杨酸合铁(III)配合物稳定常数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
6 |
基础 |
基本操作 |
必做 |
13 |
维生素c含量测定-直接碘量法 |
6 |
基础 |
分析实验 |
必做(生物医学类) |
14 |
胃舒平药片中铝和镁含量的测定 |
6 |
基础 |
分析实验 |
必做(生物医学类) |
15 |
配位滴定(二)铅、铋混合溶液的连续滴定 |
6 |
基础 |
分析实验 |
选做 |
16 |
配位滴定(一)自来水总硬度的测定 |
6 |
基础 |
分析实验 |
必做 |
17 |
碳酸钠的制备及含量测定 (一)碳酸钠的制备 |
6 |
基础 |
综合实验 |
必做 |
18 |
(二)碳酸钠含量的测定——双指示剂法 |
6 |
基础 |
综合实验 |
必做 |
19 |
高锰酸钾的制备及纯度测定(一)高锰酸钾的制备 |
6 |
基础 |
综合实验 |
必做 |
20 |
(二)高锰酸钾纯度的测定 |
6 |
基础 |
综合实验 |
必做 |
21 |
沉淀重量法测定——BaCl2.2H2O中的钡(微波炉法) |
6 |
基础 |
分析实验 |
必做 |
22 |
铁化合物的制备及其含量测定 (一)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
6 |
基础 |
综合实验 |
必做 |
23 |
(二) 草酸亚铁的制备及组成测定 |
6 |
基础 |
综合实验 |
必做 |
24 |
铜化合物的制备、组成分析及铜含量测定(一)五水硫酸铜的制备与提纯 |
6 |
基础 |
综合实验 |
必做 |
25 |
开放实验-五水硫酸铜单晶培养及性质表征 |
12 |
设计 |
综合实验 |
必做(基地班、泰山学堂化学) |
26 |
铜化合物的制备、组成分析及铜含量测定(二)微型碘量法测铜 |
6 |
基础 |
综合实验 |
必做 |
27 |
三氯化六氨合钴(III)的制备及组成测定(氨的测定) |
12 |
基础 |
综合实验 |
必做 |
28 |
沉淀滴定(一)自来水中氯的测定—莫尔法 (微型实验) |
6 |
基础 |
分析实验 |
必做 |
29 |
邻二氮菲风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 |
6 |
基础 |
分析实验 |
必做(生物医学类) |
30 |
设计实验——蛋壳中钙、镁含量的测定 |
6 |
设计 |
综合实验 |
必做 |
六、考核方式:
实验课考试(考核)的最终成绩由平时成绩和阶段性成绩组成。平时成绩占70%以上,阶段性成绩占30%以下。
平时成绩(百分制)包括四部分:
1.预习情况(15分):建立预习笔记,预习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数据记录表。 要求不仅清楚“做什么,怎么做”,同时明确“为什么这么做”,能够设计路线,预期结果。
2.实验过程(50分):包括工作方法、态度、操作技能、现象观察、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和综合分析能力。
3.实验报告(30分):撰写要求规范,数据分析科学严谨,实验结论明确无误,要求进行结果讨论或误差分析,并选做部分思考题。每学期末交一篇实验小论文,题目自定或指定,内容可为实验体会,实验改进意见,实验方法优缺点讨论,创新性设想等。
4.纪律和卫生(5分):要求不迟到,不旷课,不得擅自变更实验时间和内容,不得在实验室内嘻笑打闹、大声喧哗。实验过程中保持桌面整洁,实验完毕,仪器恢复原状,值日生负责清扫卫生。
阶段性成绩(百分制)分三部分:
1.口试(30 分):随堂进行。
2.笔试(30 分):包括实验原理,方法步骤,仪器工作原理,操作方法,应用范围,构造示意图,解释实验现象,判断结果正误,实验数据处理以及简单的实验设计等。
3.操作考试(40 分):按类抽签,进行现场操作。
七、实验教材、参考书
a) 教材
崔学桂、张晓丽、胡清萍主编,《基础化学实验(无机及分析部分)》,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 年第二版。
崔学桂、胡清萍、吴霞等编制,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配套课件—基础化学实验操作演示(光盘)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科艺电子出版社出版(2007年8月)
b) 参考书
i. 南京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编写组,《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ii. 南开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课题组编,《基础无机化学实验》,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
iii. 周效贤等编,《大学化学实验》,兰州大学出版社,1993.
iv. 王致勇,连祥珍编,《实验无机化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
v. 周宁怀编,《微型无机化学实验》,科学出版社,2000.
vi. 孙尔康,吴琴媛等编,《化学实验基础》,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